Menu

在不疑處有疑

研究所 釋同喜



    同一件事,一般人視若無睹就以為它是很稀鬆平常的現象,但對天才、會觀察的人或領導者來說,他們都會仔細觀察,深入推想,然後都能夠發現其中的奧妙。這就是天才與一般人之間的區別。

    如果做學問的人沒有在疑處有疑,就沒有學到什麼。所以,做學問的人也好,做教育也好,或做研究也好,一定要「不要停止問問題」(not stop questioning)(愛因斯坦),仔細觀察,有想像力,有疑問才有創意,才能夠推動進步,創造奇跡,看出其中的奧妙,如愛因斯坦說:「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。因知識有限,想像則無限,它包含一切,推動著進步,為人類進化的源泉。」(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. For knowledge is limited, whereas imagination embraces the entire world, stimulating progress, giving birth to evolution)

    宇宙的奧秘,大自然的奧妙都隱藏在尋常現象底下,正在等待一雙好奇與懷疑的眼睛把他們挖掘出來。所以要看我們怎麼去選擇生活的方式,才能找到世間萬物其中的奇妙。仔細觀察或大意疏忽,這由我們自己來決定選擇吧!「有兩種方法過生活,一種是當這世上無奇跡,一種是把每件事物都當奇跡。」(There are two ways to live your life, one is as though nothing is a miracle, the other is as though everything as a miracle)。

    學佛也是一樣,有人說過佛教不是宗教,而是哲學。既然是哲學,更不能盲目的相信它的教條、理論。一定要仔細想想,聽到一個法門,要親身去實踐和體驗是否會跟自己相應或帶給自己好處。佛陀在《增支部3集66經/給瑟目大經》也說了:「來!葛拉嘛們!你們不要因口傳、不要因傳承、不要因傳說這樣、不要因經藏之教、不要因邏輯推論、不要因推理、不要因理論的深思、不要因沈思後接受之見解、不要因有能力者的形象、不要因沙門是我們尊敬的而遵循。葛拉嘛們!如果當你們自己知道:『這些法是不善的,這些法是有罪的,這些法是智者所責備的,完成與受持這些法導向不利與苦。』時,葛拉嘛們!那時,你們應該捨斷」。(莊春江譯)

    基督教就很注重「信」,在聖經耶穌說:「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」(blessed are those who have not seen and yet have believed),這是要完全相信上帝,不要有絲毫地懷疑他:「只要憑著信心求,一點不疑惑;因為那疑惑的人,就像海中的波浪,被風吹動翻騰」。(But when you ask, you must believe and not doubt, because the one who doubts is like a wave of the sea, blown and tossed by the wind. )(雅各書 1:6)。佛教就不一樣,佛陀教導弟子們無需聽從傳聞、傳統、經典、邏輯、推理、同感、或者「這位行者是我們的老師」而遵循。最重要的是親身驗證,當這些法是不善的,導向貪、瞋、癡增上苦時,就需捨離;當這些法是善的,導向貪、瞋、癡淡薄止息時,是可具足安住的。這就是佛陀要引導他們「獨立思考,理性推論」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他的教法。

    所以無論是學習或研究什麼,我們不應該容易相信,而是要多懷疑,多實踐,多體驗。這樣我們才能夠擁有正確的觀念,才能夠發現世界萬物其中的奇妙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