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教學相長法法相潤

圓忠法師



      相信我們學佛的初心,大都來自菩蕯悲智的感受與精神,或者巧遇妙法因緣而成就當今現有。修行的根本意趣在於使身心安然,如何獲得清淨、和樂、自在,行者也應從三慧、三學勤精進中得到成長!學佛不是為了離苦得樂而發向道力、菩提心嗎?
 
一、端看己行學習力,教學相長應化心
    應從生活中降伏煩惱,使得內心得到清淨自在。如何尋找清淨心、無所得心,首要先破除無明、貪愛,從知見中確立常隨佛學、法隨法行之行持,方能解除困惑。「師父引進門、修行在個人」,此句名言不也充份表達,自我觀照內心及解行的重要性嗎?

    在《雜阿含經》中也說「諸比丘,當善思惟觀察於心!所以者何?長夜心為貪欲使染、瞋恚、愚癡使染故。比丘,心惱故眾生惱、心淨故眾生淨。」內文之意亦告知觀察內心的變化很重要,勿讓三毒常包覆困擾其心。因我們的累世宿習過重,剛強頑固個性使然!一但觸到境相就開始作意分別,產生很多善惡業因之引發,觀思己行強化端正自我,使善業增上、教學相長、身心清淨,如此一來必發長遠心不可!
 
二、真諦善解依行業,緣行惑業不思議
    二諦融通三昧印,不管如何應化於世間出世間,總是儘守本份堅持善法戒行不可,信念三寶為本懷,「法」為恭敬中求念念智周於法界,廣度眾生皆不退。在與歲月賽跑中是喜悅、是憂苦,相信冷暖自知,從修道經驗中「與佛相遇、與法相應」,都是在淨化習氣引發菩提心的!

    我們道理學很多、懂很多,但…有時也總覺得困惑未能趨減。乃至不順心、不如意、放不下的事物更煩鎖,然而在愛與無明覆蓋之下,引伸更多的煩惱與苦迫。在《雜阿含經》中也提到「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長夜輪迴,不知苦之本際」。我們從無始生死以來,就以愛為苦本所依,所以不得自在而難以擺脫。《少室六門》經中又說「無明為父,貪愛為母」。學會自淨其意認清自我,不讓無明與貪愛帶著走,才能邁向正覺之路!
 
三、沐浴法身如來意,濁世常行念慈悲
    「灌沐如來覺中照,應化淨智法身生;行深廣舌如來意,因待緣起般若度!」常念菩蕯於濁世中演音妙法,大慈悲之本懷廣度眾緣,是我們學僧之所學。慧解行持應如實觀照,法緣相聚觀德莫觀失,為心行門中甚解妙法之首要。

    修學路上逆境是多於順境的,所以佛弟子應在佛法中不斷的努力,使內心淨化無染能得自在,亦有著純潔的心境,以自利利他的精神來化導眾生心,會是不可思議無上的功德。在印順導師著《佛法概論》中也提到「如水清珠,自淨淨他」。此文來自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中所說「如水清珠,能清濁水」,和引自《大般涅槃經義記》中之述「自淨淨他,名清淨僧」。如此譬喻說明學道之人內心淨化,如清水般之聖潔是何其重要!

    此篇小文章是自己的淺學與認知,感謝大四班同學應邀文稿,籍此分享與共勉!
祝福每位畢業同學及在學者,繼續有著學習力的精進精神,「常思己行、當觀己過」,相信未來定能與佛一樣的慈悲願行!

 
 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