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
珍惜佛法,分享佛法

顯慧法師



       鳳凰花開之際,也是畢業季節的到來,轉眼之間二、三、四年,或是另一個三年時光匆匆飛逝。幾年前,各位同學,你們選擇了佛學院,或是佛研所的生活,經過這些年佛學的薰陶,今天你們就要從學院或佛研所離開,試問你們留下了什麼﹖你們又帶走了什麼﹖畢業不是結束而是開始,學佛之路也沒有因此畫下句點,我們還要繼續使用逗號和冒號繼續寫下成佛的劇本。

    在《大般涅槃經•第二卷》提到:「生世為人難,值佛世亦難」,既然我們今世得生為人之不易,又能於此生中聽聞佛法,誠如古德所言,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。人生當中,不易得到,卻能得到,真要珍惜!同學們,我們既已得到人身,又發心出家修行,但是要堅持下去,就不容易了。出家不是一朝三日的事情,在學院有師長的教導和環境的保護下,生活於不放逸的狀態中。

    但是,當你們離開學院之後,在面對寺院生活時,首先,你們要知道身為一個出家人,一定要身儀、口儀和心儀都要一致,才能受天人的尊敬,因此,僧眾的確是人間最高尚最偉大的人。其次,你們要在鐘、鼓與板聲中,隨眾作息。譬如,上殿、過堂、出坡、共修與聞思經律論,凡事依循佛制,從朝至暮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如此的樸實簡單僧團生活,卻是可以保住我們初心學佛的那一顆平常心,只要能夠平靜地修行就好。最後,當你們有因緣弘法度眾時,在面對社會,面對大眾,雖以眾生需要佛法為前提,但也要保持自身威儀的儀表,對戒行持犯是否符合自己所受的律儀,夜晚時分,總結自己一日所行,以期自己的戒行能夠愈來愈皎潔,這就是所謂的珍惜佛法,分享佛法。

    在佛研所授課期間,常有學生很好奇的問我:「老師您是怎麼保持您的出家之初心﹖」,其實,我的回答也很簡單,以平常心去過出家的簡單生活,還附加了三個面向,即是每天早上起床,未下床之前,必須摸自己的頭三次,也是支持了我的學佛之路。

    第一次摸頭,我今天還活著,與無常擦身而過,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談論到佛陀與弟子間的對話:佛問弟子:「人命在幾間」?其中一位弟子回答:「呼吸間」。人是非常健忘的,常常好了傷口,忘了痛。有感人命的脆弱,只在呼吸之間,常思無常,而作不放逸的隨眾修持。

    第二次摸頭,我還是一位出家眾,對自己的身行和言行是否一致,是否合乎自己的出家身份,以此檢核自己什麼事可以做,什麼事不可以做。在行動之前要有正見和正念的思考,如果做了這件事會帶來對個人或佛教的負面影響時,那就要停止;反之,做了這件事是符合出家眾的行為舉止,那就要堅持的走下去。

    第三次摸頭,每天保持一顆快樂的心。寺院裡人多,難免會有是是非非,出家眾不能孤僻,更不能不合群,大家每天都要見面,如果老是生起怨憎,一下不歡喜這個人,一下不歡喜那個人,你在寺院如何能快樂呢?所以,我的出家生活哲學應具有一顆樂觀、豁達快樂的心,若能如此,無論在什麼時候,別人都可以從你的身上感受到快樂和正能量,這就是分享佛法。

    希望你們走出學院前,要銘記和懂得珍惜同學彼此相處的可貴,因為未來一定會再見;期望你們迎接寺院的生活,就是在打板和安板之間的簡單樸實生活,卻是步向成佛之路,如同楞嚴經所說「彈指超無學,一路涅槃門」。
 
Top